成語“鳴鶴之應”讀音是míng hè zhī yīng,意思是“比喻誠笃之心相互應和”,出處為“《易·中孚》:鶴鳴在陰,其子和之。王弼注...”,舉例:“乃今穴居名彥,大夫垂訪,諸君感~,邕邕焉...”,首字“鳴”,尾字“應”,對應Emoji符号:📢🦩🇿應。
- 編号: 16266
- 成語: 鳴鶴之應
- 拼音: míng hè zhī yīng
- 注音: ㄇ|ㄥˊ ㄏㄜˋ ㄓ |ㄥ
- 釋義: 比喻誠笃之心相互應和。
- 出處: 《易·中孚》:“鶴鳴在陰,其子和之。”王弼注:“立誠笃至,雖在闇昧,物亦應焉。”孔穎達疏:“處于幽昧而行不失信,則聲聞于外,為同類之所應焉。”
- 例子: 乃今穴居名彥,大夫垂訪,諸君感鳴鶴之應,邕邕焉,锵锵焉。夫亦行古之道也。 ★明·張居正《〈玉林清賞詩〉序》
- 拼音縮寫: mhzy
- 首字拼音: míng
- 首字: 鳴 (共有10個以“鳴”開頭的成語)
- 尾字: 應 (共有10個以“應”開頭的成語,可用于成語接龍)
- 單字解釋:鳴、鶴、之、應 (鍊接到一把刀中文字典)
- Emoji組合: 📢 🦩 🇿 應
這是本站原創收集整理的漢字“鳴鶴之應”對應Emoji表情符号:
為漢字添加生動形象的符号:📢 🦩 🇿
還有橫排PNG圖片:
及動畫GIF圖片:
也方便大家複制粘貼到微信、QQ等地方,還可以查看該符号在《EmojiAll表情詞典》中更詳細的介紹。
仿宋矢量字庫:

楷體矢量字庫:

黑體矢量字庫:
